环形气质,边走边等。

海上钢琴师的自由

我心目里最有魅力的人,没有名字,没有生日,没有父母,没有过往,他叫1900。出生在游船,襁褓中遗弃后被黑人船工抚养,一生没有下过船。 他,是一个海上钢琴师。 第5遍观影,感叹这个探寻自由主题的艺术作品,带给内心的波澜,就像深夜汹涌的海面拍打着船舱,隆隆作响。

每个人理解的自由是不一样的。一个官员写给自己孩子一封指导信: 必须把会做人放在首位,然后才是会做事。这里的做人做事你可别理解为德才兼备的意思。这里说的做人,就是处关系。做事是实际工作,这点你会不会都无所谓。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,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。 “误落尘网中,一去三十年。”古今之人对于 “网”这个概念,熟稔又清晰。若把这个网内的故事看作一场电影,观影一分钟,情商再高也难以弥补经验不足,猜测情节更是无稽之谈。更何况那些蒙蒙不知的、年轻的、意气的人。

还要谈论自由吗? 《海上钢琴师》1900船上从生至死,双脚从没有踏上过大地与土壤。唯一一次站上船舷决定改变一切时,他说: 所有那些城市,你就是无法看见尽头。当时,站在舷梯向外看还好。我那时穿着大衣,感觉也很棒,觉得自己前途无量,然后我就要下船去。可是,阻止了我的脚步的,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,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。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,什么东西都有,可惟独没有尽头。根本就没有尽头。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,世界的尽头。 船上自由,在琴盘上的是自由。在陆地上他却感受不到。他说: 音乐是在有限的在琴键上,奏出无限的音乐。 人生何尝不是如此?“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”人的一生就像钢琴一曲,那些可为的是手下的琴键,音乐就是在有限的琴键上,奏出无限的音乐。

而琴键有限,艺术的自由却是无限的。

因为自由,来源于限制。 这个限制是一琴盘、一句话、一个人、一艘船、一个家、一座城、一个国。《海上钢琴师》那艘弗吉尼亚号由于二战被提前报废,他与他的船,一起葬身水火,他的朋友寻找他思念他,却无法改变他,劝他下船。战火吞噬了欧洲,烧掉了那个国,又毁了这艘船。一切仿佛都具有极深的隐喻。 他为什么不下船?就像你问嵇康为什么慷慨赴死,一曲广陵散就此绝唱。 不过是水火之间找不到一个普通人已经熟悉的,有限的琴盘罢了。


评论 ( 6 )
热度 ( 11 )

©  | Powered by LOFTER